第(3/3)页 “赵骏?” “赵骏!” 赵允让在厅中细细思索,嘴里还念叨了两句。 这个赵骏绝对不可能是先帝的儿子。 不然的话,这么多年就绝对不会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。 而此人又并非宗室。 至少在他的记忆里,宗室里包括太祖那一脉,都没有一个叫赵骏的人。 所以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情况? 会不会对宗实的储君之位产生威胁? 赵允让眯起眼睛。 说实话。 他觉得威胁不会很大,甚至基本没什么威胁。 毕竟赵骏来路不明,又没有入宗室族谱,不可能成为皇帝继承人。 哪怕汴梁谣言满天飞,可汴梁什么时候没谣言了。 即便他是宗室,可宗室还分太祖脉和太宗脉呢。至少太宗这一脉,确定没有赵骏这号人。 所以赵允让并不觉得赵骏能给他带来什么麻烦。 唯一的问题是。 此人执掌政制院,节制百官,成为百官之首,将来会不会对吾儿继承大位造成什么威胁? 若是这人权力非常大,能够影响到皇帝的决策,换一个人回宫抱养怎么办? 赵允让细细沉吟着。 在他看来赵祯二十七岁了,宫里一直没什么动静,想来应该是不能生育。 自己十三儿如果顺利的话,成为太子的可能性非常大。 可就怕这赵骏闹什么幺蛾子。 毕竟太宗子嗣除了他们商恭靖王一脉以外,还有镇恭懿王、楚恭惠王、周恭肃王几脉都有子孙,而且子孙不少。 特别是周恭肃王,也就是荆王赵元俨。 当初他的子嗣也曾被刘太后带入宫中,是他的强力竞争对手。 万一这位赵骏说动了官家,把别家的子孙也送入皇宫里,那他的情况可就非常被动了。 想到这里,赵允让便也没有迟疑,立刻回书房去写奏折。 他写劄子有两个目的。 一是以汴梁到处都是赵骏先帝幼子的谣言为借口,询问皇帝有没有这回事,以此试探赵骏的底细。 二来。 万一这人真是宗室,那他也好可以找赵骏好好谈谈,如果对方支持自己孩子的话,那一切都好说。 要是对方不支持的话,那他也就只好宣布此事,再请求让赵骏回宗室籍了。 反正赵允让确定一定以及肯定,这个叫赵骏的人并非太宗那一脉,哪怕是太祖那一脉都无所谓。 太祖的子孙可当不了皇帝。 第(3/3)页